接触网首杆完成 襄荆高铁启动“四电”工程施工
19 2025-04-05 02:30:50
他表示,复旦大学历史厚重、学科领先、传承优良,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栋梁之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校长杨玉良与参加活动的嘉宾在旦苑食堂共进午餐。2、3月5日,王德峰教授的《哲学导论》正式通过上海共享课程平台向全市1000多名大学生授课。
该团成立于2003年,是一支极富复旦文化特色和青春活力的学生艺术团体。3、3月22日,作为朱维铮先生周年祭学术活动的一部分,《怀真集》发行仪式暨朱维铮先生藏书捐赠仪式在历史系举行。仪式上,朱维铮先生妻子王桂芬女士根据朱先生生前嘱托将先生所藏2万多册书籍全部捐献给学校,在历史系资料室建立朱维铮书库,供全校师生使用。首讲邀请市教卫党委办公室正处级调研员王庆作题为公文写作研讨的讲座。李岚清校友、陈至立校友等嘉宾一同参观新园区建筑模型。
校刊去年报道了黄正仪老师以纯手工方式修复古籍后继无人,今年有两位年轻人加入了黄老师古籍修复的行列。封面照片作者:孙睿峰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巡视是监督工作的重要形式。
近些年高校出事很多,要对发生的案件进行梳理,把我校发生的案件作为警示教育,用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教育,更能起到警醒作用。他强调,学校纪委工作应该抓好九个方面。校党委书记朱之文出席会议并讲话在会后集中环节,钟扬院长在各组代表发言的基础上,对与会代表特别关心的一些问题当场作了回应和解答。
在分组专题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围绕研究生服务中心建设、质量检查工作与收费和奖助体系改革等专题畅所欲言,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2014年1月16日,2013年校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光华楼隆重举行,朱之文书记、杨玉良校长、陆昉副校长、尹冬梅副书记等校领导出席,各院系正职领导、研究生教育分管领导、研究生学生工作负责人、研究生教学秘书等参加了会议。
研工部部长陈殷华介绍了《2014年研究生收费和奖助方案》的政策背景、指导精神和具体措施,提出将通过强化岗位资助、体现分类资助、充分整合资源等措施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强化育人职责。同时,钟院长也坦陈我校研究生教育存在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一些问题以及工作失误,表示将在新的一年中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改进。三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博,在全国高校保持前列。在2013年的工作基础上,钟院长表示2014年研究生院将继续锐意进取,深化改革,通过建设研究生服务中心,为广大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
会议分为上午大会报告和下午分组讨论两个部分,大会报告由陆昉副校长主持。在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查。教务处处长徐雷作了题为《加强本科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发言,表示要通过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与改革本科培养方案等措施切实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本科生进入我校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通过开展研究生质量检查、实施更加严格的学术规范等改革举措,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他总结了2013年全校研究生教育在招生、培养、学位方面的工作,指出研究生院积极推行FIST项目试点和本硕一体化探索等教学改革措施,促进了高校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了更加开放和高效的研究生教学模式,受到校内外师生广泛好评。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建成研究生标准化考场和考场指令播放系统,以及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和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利用收费体制和奖助体系改革的契机,调动院系、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设立三助岗位,引导研究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方面提高待遇,另一方面切实提高科研和教学能力,把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研究生院院长钟扬作了题为《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回顾与展望》的大会报告。陆昉副校长作了大会发言,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表示应在改革中要想尽一切办法吸引优秀生源,做好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他特别提出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杨玉良校长作了总结发言,他代表学校对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提出了殷切希望,对近期在研究生教育各个环节进行的一些具体改革措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鼓励进一步加大改革和探索的步伐近年来,一体化健康已成为国际学界日渐提倡的一种重要理念。有4位本科生、6位研究生、8位教师提交了申请材料。
一健康是英文one health的中文缩写,即一体化健康之意。该书邀请与该实验室有渊源的专家们撰写各自领域的新进展与成果,内容涉及病毒、细菌和真菌、免疫与疫苗及其他有关技术及设施,荟萃了微生物与感染研究方面的优秀研究成果和论文。
闻玉梅院士用感激、激动、喜悦六个字概括了她的简短发言,她说,一健康基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令我很激动。基金成立一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闻老师的亲力亲为下,数额不断增加,影响不断扩大。
也就是说,健康问题绝不仅仅是医学的事、医生的事,而是涉及到多个学科交叉的系统性科学领域。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上海医学院副院长袁正宏主持仪式。
包志宏副院长代表桂永浩副校长致辞,首先向闻老师、宁老师表达了崇高的敬意,正是因为他们的卓识远见和模范表率,才有了一健康基金。经基金管理委员会协商,今年首先在复旦大学范围内进行评奖。第二军医大学廖万清院士在新书首发式上说,《微生物与感染研究荟萃》凝聚了闻玉梅院士几十年的心血,这本书将给广大从事微生物与感染研究事业的同道们带来很大帮助。他们表示:荣获一健康基金奖励是闻玉梅院士、宁寿葆教授及其他捐赠者对他们的鼓励与鞭策,他们将发扬光大一健康理念,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据悉,该基金2013年1月16日由闻玉梅院士、宁寿葆教授夫妇发起成立,他们以个人名义捐赠了50万元人民币作为启动基金。朱之文、杨玉良在贺信中说,一健康基金自去年成立以来,在闻玉梅院士和宁寿葆教授的积极倡导下,鼓励师生开拓跨学科视野、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一体化健康的创新性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于人群的整体健康,充分弘扬了正谊明道的上医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和学习。
经闻玉梅院士、宁寿葆教授。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该基金成立一年来,经对一体化健康理念的深入宣传,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校党委书记朱之文、校长杨玉良发来贺信。
去年12月初召开了评审委员会会议并确定本年度评奖方案,今年首先在我校评选奖励与一体化健康相关的微生物、传染病、公共卫生、药学等领域中品学兼优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一健康基金颁奖后,举行了《微生物与感染研究荟萃》首发式。闻玉梅院士、宁寿葆教授夫妇发起成立一健康基金,就是为了在中国大力倡导一体化健康的理念,鼓励更多的医科教师和学生,开拓跨学科的视野,主动融合其他学科,一齐致力于一体化健康的创新性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群的整体健康。龚朝晖作为捐赠代表在仪式上致辞,他希望一健康基金在日后能走得更远,规模拓展得更大。
新闻中心讯 1月16日首届一健康基金颁奖仪式暨《微生物与感染研究荟萃》首发仪式在复旦大学枫林校区举行。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王红阳院士、华山医院翁心华教授、上海市卫生局原副局长彭靖教授等9位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了认真评审,评审结果经评审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通过后,最终确定公共卫生学院郑英杰获优秀教师奖,基础医学院徐巍获优秀研究生奖,华山医院孙峰获优秀本科生奖。
闻玉梅院士、宁寿葆教授夫妇,第二军医大学廖万清院士,上海医科大学校友会会长彭裕文,上海医学院院董龚朝晖等出席仪式。廖万清院士高度评价了闻玉梅院士的忘我工作,称她数十年来兢兢业业奋战在科研第一线,是我们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微生物与感染研究荟萃》在充分展示了我们老中青三代人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展示了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他们代表学校感谢闻玉梅院士、宁寿葆教授对医学教育、科研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祝愿一健康基金蓬勃发展,祝愿闻玉梅院士、宁寿葆教授健康长寿,并向获奖师生及《微生物与感染研究荟萃》的编者们表示热烈地祝贺。